在狼的所有競爭者中,人類是狼安全生存的最大威脅。人類善于制造和利用各種工具,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對付狼。在草原上,狼為了生存,必須有高度的危機意識,不僅要眼觀六路、耳聽八方,而且鼻子也要善于分辨氣味。有時候,狼會由于一時的大意,掉進獵人的陷阱,或者被獵人的鋼夾子夾住。所以,狼時時處在危機之中,它們通常走走停停,東張西望,仔細聞聞周圍的氣味,分辨有沒有對手埋伏……
雖然狼的生存環境危機重重,但是由于狼有相當強的危機意識,并能有效地利用敏銳的嗅覺、視覺、聽覺和快捷的反應速度,因而使它逃過了許多危機,戰勝了對手,成為陸地食物鏈中的強者。
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。狼克服重重危機最終成為了強者,我們的噴射器企業為什么不能夠這樣呢?有人說,一個具有效益、具有競爭力的組織,首先應該感謝敵人。市場競爭雖然兇險,但是能夠激發危機意識,能夠促使噴射器企業上進。居安思危,思則有備,有備無患。如果一家噴射器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缺乏危機意識,是相當危險的。
在市場競爭中,由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,噴射器企業不可能不面臨風險。雖然風險象征著災難,但是風險中也常常蘊藏著潛在的商機,而機會總是鐘情于有準備的人。在市場中,噴射器企業具備了危機意識,不僅能夠順利度過風險,而且還能夠抓住潛藏在風險中的某些商機。
“心存危機者才能生存”,這是英特爾總裁安迪·格羅夫送給全世界管理者最好的經營理念,也是他一生經營管理經驗的概括總結,更是英特爾風雨三十年的實踐結晶,這句話充分揭示了英特爾執標準芯片之牛耳幾十年而不倒的真諦。
英特爾之所以能獨霸電腦芯片市場20余年,完全是得益于格羅夫的這種憂患意識和危機精神。曾經,由于未能預測到日本企業在IT業的崛起,英特爾幾乎被日本企業逼到了懸崖邊上。英特爾本來是存儲器技術的發明者和先行者,但是在與日本公司的競爭中,英特爾在這一業務市場的占有率很快就由原有的40%被蠶食到不足20%。
此時,格羅夫敏銳地意識到危機的來臨,他發覺英特爾已經處在一個至關重要的“危機轉折點”上。格羅夫為了拯救英特爾,含淚放棄了自已發明的存儲器市場,轉而開發微處理器,并在當年研制出386芯片,次年上市;4年后,推出了486系列。此后,英特爾推陳出新的速度越來越快,不久之后586系列誕生,到了1997年,英特爾又推出奔騰系列芯片。通過這一系列的技術創新,英特爾牢牢把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,把競爭對手甩在了身后,創造了“英特爾神話”。
和格羅夫類似,微軟也曾有過由于缺乏危機意識而險些遭到滅頂之災的經歷,在1994年國際互聯網絡崛起時,微軟遭受了來自全世界的挑戰,各大IT公司包括IBM在內,紛紛以發展網絡技術及相關產品為契機,向微軟發動攻勢。而此時的微軟并沒有準確預測到網絡技術及產品的巨大前景,等到他們發覺這一領域的巨大價值后,網景已在瀏覽器市場占據了80%的份額。好在微軟憑借著雄厚的資本,保住了自己的市場。此后,微軟的危機意識被激發了出來,加快了技術的改革和創新,引領著整個業界的潮流。
PC機市場上的新霸主戴爾公司總裁戴爾說得更直接:“我有的時候半夜會醒,一想起事情就害怕,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,那么你很快就會被別人干掉。因為他如果比你更厲害,比你更害怕得睡不著覺,你就會被他干掉。所以我們有時候要自己創造危機,要創造自己的挑戰,即使這個市場沒有對手。”
沒有危機意識是管理者最大的危機,孟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告誡我們“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”,危機與安樂是如影隨形的,危機是普遍的,更是客觀存在的。如果管理者不能預先意識到危機,就會使企業陷入危機,并在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。
沒有危機感,其實就有了危機;有了危機感,才能沒有危機;在危機感中生存,反而避免了危機。請記住,只有心存危機者才能生存。
德國奔馳公司董事長埃沙德·路透也是一個具有強烈危機意識的人。當你走進他的辦公室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的恐龍照片,在這幅照片下面寫著非常醒目的一行大字:“在地球上消失了的,不會適應變化的龐然大物比比皆是。”
世界信息產業巨子、英特爾公司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迪·格羅夫也是如此。當有人問及他取得輝煌業績的原因時,他只說了四個字“懼者生存”。
未來是不可預測的,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運的,正是因為這樣,我們才要隨時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,在心理上及實際行動上有所準備,才好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!如果沒有準備,不要談應變,光是心理受到的沖擊就會讓你手足無措!有危機意識,或許不能把問題消除,但卻可以把損害降低,為自己找到生路!
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就會迎來“生機”,沒有危機意識就會面臨“殺機”。秦池沒有危機意識,一味地要“闖大市場、干大事業、創高效益”,可是噴射器廠在“創高效益”的同時沒有預見到市場存在的潛在危機,更缺乏危機出現后的應變能力,在奪得中央電視臺“標王”后,轟然倒塌,退出了競爭舞臺。
余秋雨曾經說過:康雍乾盛世的衰亡——清朝乃至中國的整體歷史悲劇,就在乾隆這個貌似全盛期的皇帝身上,在山水宜人的避暑山莊內,已經釀就。
強烈的危機意識可以造就成功的神話,同樣,危機意識的缺失就有可能使強大的巨人毀于一旦。危機不會眷顧任何噴射器企業,一個組織越是滿足于過去的成就,就越容易忽略競爭環境的變化,而喪失危機意識。缺乏危機意識的噴射器企業,其變革的意愿就越小,創新的動力就越不足,也就越可能在競爭的洪流中遭受挫敗。昨天的輝煌不應是今天的資本,今天的贏家也不一定就是明天市場角逐中的王者。
|